明天是农历十月二十七,也是辛亥月的丁丑日。这天不是什么节气,立冬已过去半月,隔天才是小雪。
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日子,古人却有不少解读,认为有几件事情最好不要做,分别是什么呢?
1·十月二十七逢月厌
古人认为,农历的十月是建亥之月,也是冬季的第一个月。冬季属水。而土克水,所谓“水来土掩”“水遇土为堤”,所以在属水的月份中,遇到了土日都不会太好。
十月二十七是辛亥月的乙丑日,丑为土。所以亥月的丑日就是月厌日。月厌日怎么找呢?其实也不难,月建相合的地支前一位就是了。比如卯月建卯,卯就是月建。而卯戌合火,与卯相合的地支就是戌,戌的前一位就是酉,所以卯月的酉日就是月厌日。
十月为建亥之月,亥就是月建,“寅亥合木”,与亥相合的地支是寅,而寅的前一位就是“丑”,所以亥月的丑日就是月厌日。
一年中的月厌日分别为:寅月逢戌,卯月逢酉,辰月逢申,巳月逢未,午月逢午,未月逢巳,申月逢辰,酉月逢卯,戌月逢寅,亥月逢丑,子月逢子,丑月逢亥。
古籍中解释,月厌日为地火旺盛之日,此日栽种恐无收成,彭祖百忌中也有“乙不栽植,千株不长”的句子,认为此日栽种不利于谷物成长,自然此日结婚求子也不适合。
他们还认为,像嫁娶、赴任、远行、搬家等这类有迁徙意义的活动,都不应该在月厌日进行。
2·十月二十七孤辰日除了月厌,十月二十七还是孤辰日。
在四季之中,甲、乙为木属春,丙、丁为火属夏,庚、辛为金属秋,壬、癸为水属冬。与相对应的地支相配之后就有了春季的甲寅和乙卯;夏季的丙午和丁巳;秋季的庚申和辛酉;以及冬季的壬子和癸亥。
季节天干和月厌相搭配就是“大会日”,比如未月的巳日是月厌,季节天干是丁,那未月的丁巳日就是大会日;或者卯月的酉日是月厌,天干是辛,那卯月的辛酉日就是大会日。
很明显辰月、巳月、戌月和亥月,也就是三、四、九、十月是没有天干这样来搭配,也就是说这四个月是没有大会日的,那这四个月的月厌日就成了孤辰。
比如明天是辛亥月的丁丑日,亥月的月厌是丑日,但没有天干来搭,那就成了“孤辰日”,也就是孤独之日。
古人认为每个日子每个时辰都应该由一个天干和地支组成,就像一个家庭都要由男人和女人构成一样。大会日为月中的阴阳正会之日,没有了天干,就像没有了男人的家庭一样,代表缺憾和不全。
所以他们认为这样的日子是不合适婚嫁合亲的,怕将来会有不好的结果。
3·行至满日休还家另外十月二十七这天还是十二月建星中的满日。名为满,却不代表圆满。
所谓十二建星,又被称为“建除十二值”。它们分别是建、除、满、平、定、执、破、危、成、收、开、闭。
这二十建星与北斗斗柄柄头上的瑶光星位置相联。一年四季中不同节气,瑶光星会根据斗柄所指的方向不同而改变,比如立春时瑶光星所指方位是寅,就称“建寅”;若指向卯位就称“建卯”,以次排序。
《协纪辨方书》中又给“十二建星”的顺序、规则等作了解释:以“建”做始,“建”后为“除”,以此类推、十二建星依次轮回。
十月为建亥之月,亥月建亥,子日为除,丑日就是满。
古代人一向崇尚“平庸”,认为“满招损”“满必溢”,连《易经》中都认为“泰极否来”,所以满日也被他们认为是黑道日,不适合婚嫁、赴任及求医等。
同时他们还认为“孟月丑、仲月寅,季月子”为归忌,就是不适合归家的日子。孟月是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,仲月是第二个月,季月是第三个月。
也就是说正月、四月、七月和十月的丑日;二、五、八、十一月的寅日,三、六、九、腊月的子日,都是归忌。古籍中说:归忌者,月内忌神也,其日不宜远行、归家、娶妇、移徙。意思是这天不适合出远门、在远方的人可改日还家,也不适合嫁娶和搬家等等。民间也说“归家若逢归忌日,一家老小难安宁”。
明天十月二十七,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,古人竟然有这么多的老讲究,还是挺有意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