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招呼香港来的朋友,一轮饭局后,聊起些近来所想。
朋友的孩子还是心心念念想要去拍剧,当年在TVB等见识和磨练出来的本领,还没有完全忘记,但又觉得和这个时代有点格格不入。
毕竟不是每个人戴上墨镜都可以是王导,不是随便一部剧就是《繁花》,有太多呕心沥血的创作,经常是闭门造车。
但10多20年前,2004年、2023年信息的流通并没有那么通达,每天也没有全世界的大小事情随时传送到手边,最高待遇也可能就是论坛里的吹水故事,或者网站上推的新闻,又或者博客上出现的一些曼妙文章。那会,大家还没学会15秒争夺眼球,也没有那么多刷刷刷的选择……
当时,看一下新闻、博客,也就刷不出更多内容了。于是,可以安心地将想要去读的一本书,继续读下去;于是,可以去翻找有限的资料,去搭建自己想要学习的某个技能;于是,还可以出街去看看哪里有新鲜的餐厅,下次约了朋友一起前往。
那些无知、好奇,带来了学习成本增加、沟通成本增加、踩雷可能性增加,但却充满了冒险的乐趣,生活的钝感能量也增加了,圆润却不是剑走偏锋,常在回味时觉得很过瘾。
如今,似乎做任何事情没有充分的攻略,不去最好机位打卡、不去天花板餐厅吃饭、不去看网友们认为最好看的那颗树上的花,就是一个傻子。而后每天还要刷几百条信息,而后得到了20条似乎有点重要的信息,就收藏起来,再也不看了。
信息流的顺滑、判断标准的单一,制造出“非我族类,其体验一定很差”的对抗判断,好像大家已经在吃、喝、阅读、购买、判断未来等事情上,出现了强烈的“马太效应”——年过35没有300W存款就这辈子别想财务自由了;AI已经要替代未来90%的工作了,还鸡娃干什么;去广州旅游不打卡以下地点完全就是白去了……
就像所有的水果,必须都具备芒果的甜、葡萄的多汁、香蕉的方便保存、榴莲的高热量等,其他的尝试,会被认为“跟不上时代、完全不具备性价比、误入歧途”。
于是,当我们再次聊起创作、人生选择等的时候,已经很难有传统和复古的方式了。
这个时候,和朋友的孩子聊起一段话,是某位网友劝说一位22岁从985大学退学而后彷徨不知出路的年轻人——
想和你分享我以前在看《燃情克利夫兰》的时候很喜欢的一个对白。
“我想做一名兽医。”
“那你就去当啊。”
“可那要学好几年,等我学完我都45岁了。”
“可不管你学不学医生的课程,五年后你都是45岁了。既然如此,你不想在45岁的时候是一名兽医吗?”
你也是一样,不管之后发生了什么,五年之后你都会变成27岁。可你不想27岁的时候已经把你的人生掰回正轨了吗?
如果我们想过,40岁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50岁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不要管外头如何去传播各种说法,先让自己去学习,去尝试。毕竟不管你是否去尝试,到时都会变成40岁的人、50岁的人,为何不让自己成为40岁很会做手工的插花师、50岁已经走遍亚洲的跨境电商运营者、40岁学会了水彩画的会计师、50岁能写一手好书法的中医师……
不管如何,我们都会变成40岁、50岁,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手机上不提供答案,我们去做了,才有答案。
祝新一周愉快:)
若有任何疑问或想了解更多,来这里找客服小姐姐——